曼顿阅读
对人尊重 就是尊重你自己
文学家爱默生曾说:"宁可让人待己不公,也不可自己非礼待人."的确,无论对谁,无论权势显赫,抑或是身份卑微,我们都没有轻慢他人的权利.当我们恭敬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时,也能获得他们的尊重.
可是在现代社会里,很多人并没有明白"对人恭敬,就是尊重你自己"这句话所蕴藏的深刻道理.他们一方面希望获得周围人的尊重、爱戴,一方面却用自己手中的权势去打压、排挤那些威胁到自己地位、利益的人,或者是散布流言蜚语去中伤别人.不管是采用哪一种方式,都是不理智的行为.因为用高压或欺骗的手段也许能够获得他人对你一时叫尊敬,但这种尊敬不会长久,也不会出自对方的真心.只有先弯下腰,恭敬地对待他人,才能获得他人真心的爱戴.下面这个小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.
古时候,有一位姓徐的官员被朝廷派到杭州为官,有一天他管辖的一位姓张的小吏到他家来拜访,他用接待宾客的礼节请小吏就座.恰好有个书吏从外面进来,见到这种场面便慌忙避开.等到客人走后,书吏进来对这位姓徐的官员说:"姓张的那个小吏是你的下属,受你这么体面的接待,是不是有些过分了?"没想到这位官员说:"在公府,有地位高低的区别;而在家里,就应有主客之分.我们这些身居要职的人,只要做到清正廉洁,下属就自然会敬服,何必用威势和骄横来比利他们,以此来树立自己的尊严呢?"书吏听完感到十分惭愧.
显然,这位姓徐的官员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.他在恭敬地对待下属的同时,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.正如《圣经》中耶稣说:"你愿别人怎么待你,你就应怎么对待别人."如果不用自身良好的品行去赢得尊重,而想用辱骂、讥讽等方式来赢得他人的恭敬,这是不可能的,这样的人最终不但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,还有可能因为自己的狂傲而带来祸害。
三国时,有个叫祢衡的人,自持才高,走到哪里都希望别人对他恭恭敬敬,礼让三分,如果稍有不逊,便破口大骂.
一天,他来到曹营,以为曹操会对他施大礼,让高座,敬重三分,没有想到曹操对他的态度与一般谋士并无二样.祢衡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,于是便要为自己讨个说法.他在曹操面前把魏军中机智过人的谋士、勇不可当的将军都贬得一文不值,说"荀或可使吊丧问疾,苟攸可使看坟守墓,程昱可使关门闭户,郭嘉可使白词念赋,张辽可使击鼓鸣金,许褚可使牧牛放马,乐进可使取状读诏,李典可使传书送檄,吕虔可使磨刀铸剑,满毫可使饮酒食糟,于禁可使负版筑墙,徐晃可使屠猪杀狗;夏侯悼称为完体将军,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.其余皆是衣架、饭囊、酒桶、肉袋耳."祢衡视别人为无用之物,却吹嘘自己"天文地理,无一不通;三教九流,无所不晓;上可以致君为尧、舜,下可以配德于孔、颜.岂与俗子共论乎!"
对这个目空一切的狂徒,曹操当然不会收留.于是祢衡又去见刘表.在刘表那里,他觉得自己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,于是又骂骂咧咧,刘表只好让他走人.
祢衡又来到了黄祖那里,没几天,老毛病又犯了,见谁都不顺眼,见谁骂谁.这次,黄祖没有容忍他的狂妄,让手下人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。
平心而论,祢衡是有才华的,他理应获得人们的尊重,但是,他狂傲的性格,使他不懂得尊重任何人,而是到处辱骂他人.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,即使满腹经纶,又怎么能赢得别人的恭敬呢?
所以,要想他人恭敬地对待自己,我们就应该先真诚地善待他人.
下一篇:人应该自重,但不能自以为是
上一篇:管理从时间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