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曼顿阅读 > 精典书摘
曼顿阅读
适可而止 见好就收
三国时期,荆州的归属一直是吴蜀双方力争的问题.赤壁之战后,刘备占领了荆州.对于刘备来说,荆州实在是太重要了,因为这是向西川发展的基地,失去荆州,就失去了三分天下、进而统一中原的条件.但是,荆州也是东吴的门户,要统一长江以南,发展自己,也必须夺取荆州.为此,赤壁大战后,孙权便派鲁肃前往蜀国索取荆州.
按照道理说,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合的胜利,荆州作为从曹操手里夺取的战果,归刘备所有,名正言顺.况且,刘备漂泊半生;连个立身之处都没有,占有荆州也没什么不妥,当鲁肃前来索要时,诸葛亮完全可以讲出一堆理直气壮的话来.
但是,实际上诸葛亮对鲁肃说的却不是这样的话,而是婉转地提出暂"借"荆州.
一个"借"字,体现了诸葛亮办事适可而止、恰到好处的技巧.当时的刘备,和曹操、孙权比较,力量还很弱小,只有和孙权结盟,共拒曹操,方能立稳脚跟,发展壮大,以图大业.假如此时提出占领荆州,就会激化吴蜀的矛盾,进而破坏吴蜀联盟,打破既定的政治战略,造成全局被动.而用一个"借"字,就避免了这个危险,就是说:"借"荆州,既保证了刘备的可靠后方根据地,又维护了孙刘双方的同盟关系,不过不及,恰到好处.
然而,关羽却不能理解诸葛亮的这番苦心.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前,曾告诉关羽八个字"北拒曹操,东和孙权",但关羽一直没把"东和孙权"放在心上.在与东吴的多次外交斗争中,他凭着一身虎胆{好马快刀,从不把东吴人放在眼里.不但公开提出荆州应为蜀所得,还对孙权等人进行人格污辱,称其子为"犬子",使吴蜀关系不断激化,最后,东吴一个偷袭,使关羽地失人亡,下场悲惨至极.
虽然,关羽的失败不能全部归结于他处理与东吴关系时的不谨慎,但至少他的过激行为促使并加剧了吴蜀联盟的破裂,使东吴痛下决心,以武力收复荆州.
诸葛亮和关羽的所作所为,正好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"适可而止,见好就收"的重要性.
不该说的话,坚决不说;不该做的事,坚决不做,是对"适可而止,见好就收"的最好诠释,也是为人处世的重要法则.
按照道理说,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合的胜利,荆州作为从曹操手里夺取的战果,归刘备所有,名正言顺.况且,刘备漂泊半生;连个立身之处都没有,占有荆州也没什么不妥,当鲁肃前来索要时,诸葛亮完全可以讲出一堆理直气壮的话来.
但是,实际上诸葛亮对鲁肃说的却不是这样的话,而是婉转地提出暂"借"荆州.
一个"借"字,体现了诸葛亮办事适可而止、恰到好处的技巧.当时的刘备,和曹操、孙权比较,力量还很弱小,只有和孙权结盟,共拒曹操,方能立稳脚跟,发展壮大,以图大业.假如此时提出占领荆州,就会激化吴蜀的矛盾,进而破坏吴蜀联盟,打破既定的政治战略,造成全局被动.而用一个"借"字,就避免了这个危险,就是说:"借"荆州,既保证了刘备的可靠后方根据地,又维护了孙刘双方的同盟关系,不过不及,恰到好处.
然而,关羽却不能理解诸葛亮的这番苦心.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前,曾告诉关羽八个字"北拒曹操,东和孙权",但关羽一直没把"东和孙权"放在心上.在与东吴的多次外交斗争中,他凭着一身虎胆{好马快刀,从不把东吴人放在眼里.不但公开提出荆州应为蜀所得,还对孙权等人进行人格污辱,称其子为"犬子",使吴蜀关系不断激化,最后,东吴一个偷袭,使关羽地失人亡,下场悲惨至极.
虽然,关羽的失败不能全部归结于他处理与东吴关系时的不谨慎,但至少他的过激行为促使并加剧了吴蜀联盟的破裂,使东吴痛下决心,以武力收复荆州.
诸葛亮和关羽的所作所为,正好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"适可而止,见好就收"的重要性.
不该说的话,坚决不说;不该做的事,坚决不做,是对"适可而止,见好就收"的最好诠释,也是为人处世的重要法则.
下一篇:莫得意 得意之时就是失败之日
上一篇:嗅觉要敏锐,一叶可知秋